不會讓你孤單 ~ 給被霸凌者家長的自救手冊
小安是個瘦弱白淨的男孩,目前就讀明星高中的菁英班,看似令人羨慕的背後,他卻一直活得很辛苦。
在老師眼中,小安上課總是默默消極地躲在後面,作業完成度也是七零八落,常常得打電話請家長督促功課,真是一個怠惰不求上進的學生啊!
接電話接到怕的小安媽媽,看到孩子放學後不是躲在房間裡蒙頭大睡,就是抱著手機跟同學聊到天明,好像真的很消極怠惰啊!
她認真讀了許多教養書籍,嘗試很多方案幫助孩子。有時是好言好語鼓勵,有時也祭出手機管制大法,小安每次都答應媽媽要努力,狀況卻還是起起伏伏,老師依舊常傳來孩子學習態度不佳的訊息,小安母子已經不知道為了類似的事情大吵多少次了!
有一天,老師再次通知孩子沒有準時繳交作業,成績岌岌可危,媽媽心情沈重的走進房間想好好和小安談一談,卻發現小安正在蒙頭大睡!
她心中真是又氣又急,難道這個孩子真的一點學習動機都沒有嗎?難道自己真的不懂得如何教育小孩嗎?為什麼再怎麼努力,卻感覺小安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她忍不住對小安怒吼,沒想到小安卻說出讓媽媽難過又震驚的話!
小安說:對!我就是一個很糟很爛的小孩!我成績不好,我的好朋友都是女生,所以我活該被霸凌!同學不但用言語和動作嘲諷我,還會嘲笑那些跟我要好的朋友,我只好下課時間一個人躲到教室外面去。
那一刻,小安媽媽才終於懂了!為什麼小安每天回到家總是一副很累很低落的樣子,為什麼小安的功課一落千丈,對學習不再有興趣。原來這都是一種警訊!是孩子說不出口的困境!
小安媽媽聽完小安述說他的痛苦之後,緊緊地抱著小安,告訴他:媽媽謝謝你願意說出你的困境,對不起,媽媽不知道你原來這麼辛苦。媽媽也覺得你很了不起,原來你這麼勇敢而努力的活著。遇到這樣的事情不是你的錯!告訴我,如何做能讓你心情好一點?你的價值是由你自己決定的,媽媽永遠會站在你這邊!我們不要被惡意打倒!
後來,小安的校園生活雖然沒有戲劇化的改變,但小安的家庭生活卻有了巨大的轉變。小安媽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怎麼對孩子說話,才能讓孩子有歸屬感,要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小安媽媽每天下班都會為小安煮一杯咖啡,陪小安一起讀書。她還和小安分享自己學生時代親身經歷的故事,為小安注入不畏艱難,排除困難的勇氣。
小安媽媽也決定和小安的老師一起合作,共同討論如何更妥善地處理,避免小安遭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漸漸地小安回到家後的笑容變多,和家人的互動變得更活潑,成績也慢慢開始進步了!更重要的是,小安知道自己會越來越有能量,去對抗這個世界的惡意!
張醫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霸凌 ”是青少年的群體狀態。在『解碼青春期』這本書中提到,幾乎每四個學生當中就會有一個學生報告說在本學年中受到過霸凌。
什麼是霸凌?霸凌可以分為肢體霸凌,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網路霸凌,性霸凌,反擊性霸凌等六種。故事中的小安,就是受到同學的言語霸凌和關係霸凌。
蔡宜芳心理師的『接住墜落的青少年』一書中提到,關係霸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為被排擠不僅沒有證據,也沒有傷口。透過鼓吹旁人或是散布謠言,讓更多人聯合起來排擠被霸凌者,讓被霸凌者在群體中被孤立,而感到憂鬱失落無力。
霸凌無一例外是一種故意的行為,是一段時期內反覆發生的行為。霸凌是一種以不斷削弱另一個人的積極自我認識為目的的攻擊性行為。
問題的核心是霸凌對受害者造成的嚴重影響,因為反覆被人欺負會影響孩子的大腦,壓力荷爾蒙分泌過高時,孩子的記憶力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人們眼中的劣等生或者不愛學習的學生,事實上可能只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未能理解課堂內容的學生。
自己的小孩自己救!當你發現孩子被霸凌的時候該怎麼做?以下是張醫師參考一些書籍的心得
一 有些孩子遭受霸凌可能無法說出口,因為對青少年而言,求助可能是不夠勇敢的表現。父母要多留意孩子是否和平常表現不同,例如脾氣變暴躁,情緒低落,沈默,易哭泣,或是表達不想上學。
二 當孩子願意說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會又急又氣,想趕快幫孩子解決問題。但請你先慢下腳步,傾聽孩子的話,也肯定他願意說出口的勇氣
三 不要急著叫孩子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會被同學討厭,而是要讓孩子知道『這不是你的錯,沒有人有權力霸凌別人』。你可以問孩子,他現在需要的幫忙是什麼?向老師求助?想轉學?想勇敢說不,或只是想有人聽他說話。
四 我們無法為孩子打造一個沒有惡意的社會,但我們可以支持孩子,培養孩子的韌性,想一件孩子喜歡或想做的,同時又非常困難的事情,然後鼓勵孩子勇敢去做。
五 如果出現人身傷害威脅,要立刻介入
六 建議諮詢,問孩子:這件事你跟別人談談會有幫助嗎?如果孩子的回答傾向肯定,帶他去接受諮詢。諮詢能使青少年獲得一個盟友和家庭之外的支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羞恥感和內疚完全沒有必要。
#自己的小孩自己救
#反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