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九月的休診公告,也是心情分享
前天應邀到彰化女中分享自閉症高中生在校園的困境與支持方案,剛接到這個任務時,感覺很榮幸也很惶恐,深怕自己學識不足,辜負了大家的期待。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反覆在腦袋中構思,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也整理了這些年與小病人們相處的心得,上台演講完畢的那一刻,感覺自己都快被掏空了!
想到自閉症類群的孩子們,大家通常都認為他們在校園中最大的困境是社交問題和情緒問題,但根據調查,孩子們更在意自己的學習問題。
大家或許知道自閉症類群的孩子核心特徵是社交互動困難,溝通表達困難和限制性、重複性行為與興趣,但遇上他們出現一些看似惱人或怪異的舉動,不一定真正理解他們背後需要的支持。
從知道到了解,我們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是最近一直迴盪在我心中的感慨
有一個我十分掛念的女孩,長年以來飽受妥瑞症和焦慮症之苦,她喜歡閱讀,喜歡到圖書館當志工,夢想未來要當一個幼教老師。
雖然不擅長辨識人際互動的微表情和他人的言外之意,她依然渴望能交到好朋友,能被老師肯定。
當她好不容易拿到語言障礙與情緒障礙的證明時,以為周遭的人應該可以了解她的情非得已,可以用她需要的方式支持她。
但現實卻是,即使學校依規定幫她申請語言治療和情緒輔導,老師依然會因為她無法立刻聽懂課堂內容,無法和其他人一起準時繳交作業而生氣。
同學依然會覺得這個人怪怪的,漸漸覺得和她往來十分吃力
這個女孩的真摯貼心和善良依然沒有人看見……
當她在診間問我 : 為什麼已經有診斷了,大家還是不能理解我支持我 ?
看著她的眼淚, 我真的無比心疼,只能握著她的手,用最淺白的字詞告訴她,有些時候,周遭的人們對於特殊需求的孩子在生活中會發生甚麼困難,是無法想像的
所以當我遇到像彰化女中的老師們,這麽用心為迎接多元化學生做準備,真的很感動
這件事也促使我在早療的工作中,不斷提醒自己,無論是我們中心產出的綜合報告書或是我的報告解釋環節,務必讓家長知道孩子怎麼了? 所以生活中會發生什麼事,可以一起玩什麼讀什麼讓他/她更有能力,以及生活中需要哪些協助。
最近在吳淑娟醫師的介紹下,報名了 ” 我的優勢卡 ” 專業人員培訓課程。
彰女的這場演講是我學完之後的第一場分享,在這場演講的尾聲,我除了分享一些臨床感觸,也極力推薦學校可以採用 ” 我的優勢卡 ” 這個工具。
其實不只是自閉症學生,每個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優勢卡,讓別人先看到她/他的優點,運用他們已有的能力,調整環境和設計活動內容,讓每個人都能快樂的和別人一起生活、一起做事。
期待我當天的演講有為校園共融盡一份心力
為了幫助更多孩子,我也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
從九月份起,每個月會有兩個星期二的早診必須休診。
因為我要去埔里基督教醫院跟隨學習障礙大師趙文崇院長見習。
希望未來能服務更多特殊需求的孩子與家長
造成大家不便之處,請多多包涵喔